全国服务热线:

400-111-9666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新闻

导航栏目

瓦伦西亚有哪些城市组成部分呢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15 00:22:53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瓦伦西亚有哪些城市组成部分呢为什么的相关内容,并且会讲解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西班牙瓦伦西亚城市介绍
  2. 西班牙几大城市对比-瓦伦西亚 巴塞罗那 塞维利亚 马德里等
  3. 德国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分别是哪些

瓦伦西亚,这座位于西班牙东部的美丽城市,自古以来便是地中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它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更以其独特的城市组成部分而闻名于世。本文将带您领略瓦伦西亚的城市魅力,解读其组成部分,感受这座城市的多元融合。

一、瓦伦西亚的城市组成部分

1. 历史中心区

瓦伦西亚的历史中心区是城市的灵魂所在,这里保存了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瓦伦西亚的罗马广场(Plaza del Ayuntamiento)和罗马竞技场(Teatro Romano)。这些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见证了瓦伦西亚悠久的历史,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2. 河畔新区

河畔新区是瓦伦西亚的城市名片,被誉为“欧洲最佳居住地”。这里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高,拥有世界著名的艺术馆、博物馆和商业中心。河畔新区的设计理念源于世界著名建筑师保罗·鲁道夫,他将自然、历史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为瓦伦西亚的城市形象增添了无限魅力。

3. 艺术区

艺术区是瓦伦西亚的文化中心,这里汇聚了众多艺术馆、画廊和剧院。其中,瓦伦西亚艺术馆(Museo de Bellas Artes de Valencia)收藏了大量世界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是艺术爱好者必游之地。艺术区还有著名的城市花园——艺术花园(Jardines de Turia),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4. 水上城

水上城是瓦伦西亚的一个特色城市组成部分,位于河流边缘,由一座座小岛和桥梁相连。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异国情调。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河景,感受这座城市的浪漫气息。

5. 购物区

瓦伦西亚的购物区是欧洲著名的购物天堂,拥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和特色商店。其中,拉法亚购物中心(La Falla)是瓦伦西亚最具代表性的购物区,这里汇集了各类商品,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二、瓦伦西亚城市组成部分的融合

瓦伦西亚的城市组成部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历史中心区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河畔新区代表了现代城市的风貌,艺术区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水上城则展现了城市的浪漫风情。购物区则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物质需求。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瓦伦西亚这座多元化的城市。

瓦伦西亚,这座融合了历史、现代、艺术、购物等多种元素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城市组成部分吸引着无数游客。在这里,您既能感受到古老城市的韵味,又能领略现代都市的繁华。瓦伦西亚,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城市。

(注:本文关键词:瓦伦西亚、城市组成部分、历史中心区、河畔新区、艺术区、水上城、购物区、多元融合、文化底蕴、欧洲最佳居住地)

西班牙瓦伦西亚城市介绍

瓦伦西亚,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海港,号称是欧洲的“阳光之城”,位于西班牙东南部,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是港口和工业城市,瓦伦西亚是瓦伦西亚自治区和瓦伦西亚省的首府。瓦伦西亚在每年3月举行法亚火节。瓦伦西亚与马德里、巴塞罗那和萨拉戈萨等大城市有铁路及高速巴士相连。

概况

瓦伦西亚市是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的首府和瓦伦西亚省的省会,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以南,首府为瓦伦西亚市。这一地区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西班牙的第一大粮仓。虽然是西班牙第三大都市,瓦伦西亚的老城区依然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貌,主要景点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带。城中的丝绸市场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拉丁语中瓦伦西亚原名是Valentia[wa'lentia],是“强壮”、“活力”的意思。在摩尔人占领时期被叫作Al-Balansi。经过变音,在西班牙语和瓦伦西亚语中分别演变成Valencia[ba'lenθja]和València。在加泰罗尼亚中部地区,València的发音是[bə'łεnsjə],而在瓦伦西亚语中(加泰罗尼亚西南部),也可以读成[va'lensja]。这里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401-450段的瓦伦西亚理工大学。

区政府宫是瓦伦西亚自治区政府的所在地。它始建于15-16世纪,具有古典哥特式风格,宫内金碧辉煌的国王厅、议会厅和金色厅最为引人注目。方方正正的院子带有拱廊,是西班牙最华美的庭院之一。值得一提的还有大教堂。这是一座将罗马、哥特和巴罗克式等多种艺术风格融为一体的建筑物。1262年始建,整个工程历时一个半世纪。

1420年建成的一座高达68米的钟楼成为该市的象征。瓦伦西亚市仍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埠和经济、文化中心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区之一。工业主要有石化、造船、机械制造和轻工纺织,特别是汽车制造和食品加工在西班牙全国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也十分发达,其蔬菜水果,特别是柑桔和柠檬久负盛名,远销欧美各地。

语言

西班牙语与加泰罗尼亚语同为官方语言。在巴伦西亚,加泰罗尼亚语被称为巴伦西亚语。2010年统计,日常使用西班牙语的占56.2%,使用巴伦西亚语的占28.8%。

地理位置

瓦伦西亚市位于西班牙东南部,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现人口约80万,是全国第三大城市。

交通

市郊机场有地铁直达,Ryanair公司有不少航班起降。市内有长途大巴,市中心有中心火车站Xativa巴伦西亚拥有良好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交通运输服务很多空中航线都从这里经过:Iberia,Aerolíneas Argentinas,Air Comet,Avianca,Aero México,Lan Chile,Air Europa等航空公司的航线。

这些航线连接拉丁美洲和西班牙,以西班牙的巴塞罗那(El Prat机场)和马德里(Barajas机场)等地的机场为目的地。巴伦西亚与欧洲的30多所大城市之间有直达航线。巴伦西亚和巴塞罗那、马德里之间的航班频繁,航程约为45分钟。此外也可以乘坐火车到达这些城市。

西班牙几大城市对比-瓦伦西亚 巴塞罗那 塞维利亚 马德里等

就像它的球队一样,瓦伦西亚无论是城市的实力还是受欢迎程度都是仅次于马德里和巴塞罗那。

瓦伦西亚是除了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以外最有名的西甲劲旅,在西甲有“白幽灵”之称。其实瓦伦西亚如其球队一样,是个充满了灵气的城市,作为地中海帝国财政首都曾经极度辉煌,以他舞的感性义和创造力闻名天下。

城市素描:

同属于加泰罗尼亚人,瓦伦西亚没有巴塞罗那那么强烈的激进意识。地中海的碧海蓝天,最令西班牙人钟情的柑橘园和葡萄园,还有欧洲“米仓”之称的丰裕物产,使瓦伦西亚心安理得地做起了“西班牙的后花园”。

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一书中将瓦伦西亚描写成最受吉卜赛女郎热爱的地方,瓦伦西亚的真正魅力在于老城区的古老建筑和海边柑橘的飘香。对于把欧洲城堡看厌了的人来说,有“百座钟楼城”之称的老城区是不会令人失望的。出了火车站即到了老城区,可俯瞰全城的米洛特钟楼和六角形的圣加泰利钟楼最为出彩,女王广场上还有据说收藏着耶稣最后晚餐的圣杯的大教堂。比邻的新城区建筑的典范,是公认的欧洲设计最新颖的科学城。而作为本土西班牙人首选的疗养胜地,海边浴场是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瓦伦西亚海边有着许多餐馆,而且都同样供应着一道经典美食——海鲜饭。不要小看色彩艳丽的菜饭,那可是西班牙的“国宝饭”呵。

--------------------------------------------------------------------------------

瓦伦西亚市位于西班牙东南部,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四季常青,气候宜人,是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现人口约80万,瓦伦西亚最初是一个由古希腊人所建的小村落。瓦伦西亚最初是一个由古希腊人所建的小村落。公元前138年被罗马人占领后,更名为"瓦伦西亚"城,并一直沿用至今。公元8世纪该城落入阿拉伯人手中。13世纪又为基督教徒重新征服。光复后,曾一度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和文化城市之一。 1474年在此建立了本国最早的印刷所。16一17世纪,为瓦伦西亚画派中心。

区政府宫是瓦伦西亚自治区政府的所在地。它始建于15一16世纪,具有古典哥特式风格,宫内金壁辉煌的国王厅、议会厅和金色厅最为引人注目。方方正正的院子带有拱廊,是西班牙最华美的庭院之一。值得一提的还有大教堂。这是一座将罗马、哥特和巴罗克式等多种艺术风格融为一体的建筑物。1262年始建,整个工程历时一个半世纪。1420年建成的一座高达68米的钟楼成为该市的象征。目前,瓦伦西亚市仍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埠和经济、文化中心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区之一。工业主要有石化、造船、机械制造和轻工纺织,特别是汽车制造和食品加工在西班牙全国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也十分发达,其蔬菜水果,特别是柑桔和柠檬久负盛名,远销欧美各地。

瓦伦西亚也是著名旅游胜地之一,其美丽的海滩、充足的日照(每年300天),大量的名胜古迹及多彩的民间节日,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

-------------------------------------------------------

瓦伦西亚的海岸线大部分又直又平,只是在阿利坎特以北,山脉一直伸到海边。这里海岸线多岩石,景色美丽,长长的海滩闪烁着白色的砂砾,被称为“白色海岸”。在这一海岸线上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贝尼多姆过去只是个安静的小渔村,如今在夏天就有100多万人来避暑。城市的四周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峭壁危立,飞云飘渺,向为避寒良境。一幢幢古典或新式的别墅、旅店在棕榈树林间隐现;一艘艘游艇穿梭于平静的波斯湾之上;一群群游泳爱好者奔忙于白色沙滩上。阿利坎特以南则是个繁华的市镇,也是西班牙传统的休养地,海边铺有优美的海滨大道,巨大的棕榈树荫覆盖在大道上面。

从大教堂沿着Navallos路北上,到Turia河岸左转,即可见到塞拉诺斯门(Puerta de Serranos)。1865年前,瓦伦西亚曾有城 墙环绕,现仅剩此城门和库瓦特门(Puerta de Cuart)。塞拉诺斯门建于十四世纪,为哥德式的军事建筑杰作。�

区政府宫是瓦伦西亚自治区政府的所在地。该宫建于15-16世纪,具有古典哥特式风格,宫内金壁辉煌的国王厅、议会厅和金色厅最为引人注目。方方正正的院子带有拱廊,是西班牙最华美的庭院之一。

值得一提的还有大教堂。这是一座将罗马、哥特和巴罗克式等多种艺术风格融为一体的建筑物。1262年始建,整个工程历时一个半世纪。1420年建成的一座高达68米的钟楼成为该市的象征。

中央市场(Mercado Central)在交易所对面,为瓦伦西亚最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内有1300个摊位,非常热闹。要买瓦伦西亚的橘子,可以到此。�

国立陶器博物馆是十五世纪的建筑,原是Marques de Dos Aguas侯爵的宅邸,如今辟为博物馆。从这栋建筑物可见到西班牙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其中以Paterna、Manises、Alcora等瓦伦 西亚地方的陶器最多。在第八室内,展示毕卡索签名的陶器。在一楼,也展示十八、十九世纪的马车。

位于Turio河对岸的省立美术馆内除收藏瓦伦西亚本地画家,还有博斯、里韦拉、艾尔葛雷柯、范戴 克、贝拉斯克斯(自画像)和哥雅(4幅)等名家画作。�

平锅菜饭

平锅菜饭(Paella)是瓦伦西亚地方的代表菜。这种菜发祥于瓦伦西亚,后来广受各地群起仿效,是一种蒸饭,材料为米、鸡肉、白肉鱼、虾、贝、蔬菜等。比较高级的还用龙虾。在瓦 伦西亚附近盛产良质的米,以番红花染成黄色后,再用一种独特的浅底锅蒸。由于煮的时间 很耗时,客人需要等待良久,但味美,营养价值高,值得一尝。西班牙各地都有平锅菜饭,材料略有不同,不过还是以瓦伦西亚的最地道。

参考:

德国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分别是哪些

萨克森王朝(奥托王朝)

奥托一世(936-973年)

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第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也被称为罗马皇帝,但后人一般将查理曼的帝国称为法兰克帝国或查理曼帝国,而将奥托的帝国称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一世与洛林公主的长子,也称为奥托大帝。936年在亚琛被德意志贵族选为国王。

奥托二世(973-983年)

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与意大利公主阿德莱德长子,961年加冕意大利和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967年加冕皇帝(萨克森王朝君主均有为继承人在其生前加冕的习惯。)奥托二世其间,萨克森王朝达到了极盛,978年,波兰和波希米亚再次臣服,980年,奥托二世包围巴黎,迫使西法兰克国王洛泰尔放弃对洛林的主权要求。同年,奥托二世进军意大利,在罗马册立新教皇约翰十二。982年,奥托二世在意大利南部被阿拉伯人击败,他统一意大利的梦想未能实现。他的妻子是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二世的女儿。

奥托三世(983-1002年)

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之子。983年在其父去世后,被选为国王,994年成年,995年,奥托三世在罗马拥立其堂兄为罗马教皇,称格里高利五世,格里高利五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德国人教皇。996年,教皇为奥托三世加冕为帝。

亨利二世(1002-1024年)

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弟弟巴伐利亚公爵亨利的长孙,巴伐利亚公爵强辩者亨利(巴伐利亚世系中亨利二世)的长子。 1002年,奥托三世去世后,亨利发动政变,劫持了奥托的灵柩,在萨克森、图林根、士瓦本、洛林的贵族未参与的情况下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004年被推举为意大利国王,1014年,他进军罗马,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八世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二世在位期间,为了对抗贵族势力,加强了效忠于他的主教区的权力,从此德意志神权开始壮大,最终发展成为了皇权的最大威胁。亨利二世和其妻子卢森堡公主库妮甘德没有子嗣,传说是由于他们两人订立了婚后禁欲的共同誓约所致。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1146年他被罗马教皇尤金三世封为“圣者”。

萨利安王朝

康拉德二世(1024-1039年)

曾任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他是奥托一世女婿、洛林公爵康拉德的曾孙,施派尔伯爵亨利的儿子。1024年9月被德意志贵族选举为国王,开创了萨利安王朝。1026年在米兰加冕意大利国王,1027年,约翰十九世为其加冕。1028年起,康拉德二世开始对入侵奥得河流域的波兰人用兵,至1032年,波兰国王不得不放弃自封的国王头衔,改称波兰公爵,并退出了奥得河流域。1032年,勃艮第国王(当时勃艮第称王)鲁道夫三世去世, 1034年,康拉德二世入侵勃艮第,夺取了大部分勃艮第领地。

亨利三世(1039-1056年)

士瓦本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和士瓦本公主吉塞拉之子。1046年亨利二世拥立德国人教皇克莱芒二世,同日新教皇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三世时期,曾经征服了匈牙利(但很快失去)、摩拉维亚,王室领地拥有五大公爵领地中的三个 。德意志皇帝权势达到了极盛,到了可以随意废立罗马教皇的地步,但到了其统治晚期,其帝国已经开始衰落,由他推动的教会改革最终推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日后成为了他儿子亨利四世的极大威胁。

亨利四世(1056-1106)

曾任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亨利三世和阿基坦公主阿格内斯之子, 1066年前由其母摄政。 亲政后和罗马教廷发生激烈冲突,1076年亨利四世遭到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绝罚处分, 亨利四世不得不徒步肉袒,于1077年至卡诺莎向教皇请罪, 史称“卡诺莎事件”。亨利四世被绝罚后,反叛的德意志诸侯立刻宣布亨利四世退位,并选举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新国王, 德意志陷入内战, 亨利四世最终战胜了鲁道夫,砍下了他的右手。平定国内后,亨利四世立刻进军罗马, 1084年,亨利四世废黜了格里高利七世,新教皇克莱芒三世为其加冕为帝。 1098年诸侯选举其子亨利五世为国王, 和亨利四世对抗,德意志内战再度爆发, 1106年,亨利四世终于打败了亨利五世,但不久突然去世。

亨利五世(1106-1125)

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默林女伯爵之次子, 1111年被加冕为帝, 亨利五世在位期间,罗马教皇和皇帝互相敌视,混战不休, 德意志诸侯则利用皇帝和教皇的矛盾, 自行扩张他们的产业和主权,德意志王权衰微, 从此开始了德意志小邦林立的时代。亨利五世妻子是英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他们死后无嗣。王位落到了亨利五世的政敌,萨克森公爵洛泰尔二世手中。萨利安王朝结束。

苏普林堡王朝

洛泰尔二世(1125-1137)

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苏普林堡伯爵格布哈特之子,1125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33年出兵意大利被教皇英诺森二世加冕为帝。他称为洛泰尔二世,是因为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中法兰克国王洛泰尔一世曾经拥有神圣罗马皇帝称号,而德意志人认为他们和以前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王统世系下的国家,所以称他为洛泰尔二世。洛泰尔二世在国内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和腓特烈长期内战。 在国外他对东方和北方用兵,迫使波兰和丹麦臣服,1137年他又南征意大利击败了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将西西里国王赶出了亚平宁半岛。回军途中洛泰尔二世去世,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洛泰尔死后,王位落到了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开始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一世(1152-1190)

士瓦本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的哥哥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的儿子,也称“红胡子腓特烈,或称巴巴罗萨(传说是红胡子的意大利语)。1152年受其叔康拉德三世之托,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55年,罗马教皇阿德里安二世为其加冕为帝,但他拒绝按惯例为教皇牵马,并下令骑士屠杀了上千名罗马人。腓特烈一世力图恢复查理曼帝国的荣耀,一生东征西讨,1156年,他获取了勃艮第的大片领地,并将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分出一部分给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巴本堡家族,建立了奥地利公国,从此奥地利从德意志分裂出来 。1158年起,直至1177年,他四度出征意大利,与米兰、威尼斯、西西里以及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联盟反复争斗,终于在1176年被伦巴第人在米兰附近击败,腓特烈不得不在威尼斯向亚历山大三世下跪屈服。1189年,年近70岁的腓特烈一世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行动,和法王腓力二世,英王狮心理查一起前往圣地,1190年,腓特烈一世在横渡安纳托利亚半岛东南的萨勒夫河时不幸落水身亡。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典范,因而很多传说说他没有死,他孙子、著名的腓特烈二世便告诉他的德意志人民,巴巴罗萨是在图林根的基夫霍伊泽尔山里的神殿中沉睡,一旦雄鹰离开了这座山,他就会苏醒。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就用这样的神话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

亨利六世(1190-1197)

德意志国王,西西里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与勃艮第女伯爵比阿特丽斯之次子,1190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娶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之女康斯坦丝。1191年由教皇切莱斯廷二世为其加冕为帝,1194年出征西西里,加冕西西里国王,从此西西里王国的诺曼人王统世系中断。(最后一任诺曼人西西里国王是1189年去世的亨利六世妻子的侄子威廉三世),亨利六世统一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从此西西里王国称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或称两西西里王国。

韦尔夫王朝

奥托四世(1198-1215)

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皇帝,巴伐利亚公爵和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和英王亨利二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长子,从小生活在英国,由其舅舅狮心王理查抚养。1198年,萨克森和巴伐利亚贵族推选奥托四世为德意志国王,并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菲利浦爆发内战,1209年教皇英诺森三世为其加冕为帝。但此后奥托四世入侵亨利六世之子腓特烈二世的两西西里王国,英诺森三世将其绝罚。 1211年,德意志诸侯在纽伦堡会议中,废除了奥托四世的国王称号,并选举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为国王。但奥托拒绝退位,1214年,他和英国约翰国王组成的联军被法王腓力二世在布汶会战中击溃,1215年,奥托不得不宣布退位。自奥托四世统治时期开始,德意志骑士开始了持续200年的向东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形成了称为东勃兰登堡(东普鲁士)的国家,日后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龙兴之地。另外,由于内战不断,为求自保,德意志的城市同盟组织也开始形成于这一时期。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二世(1212-1250)

德意志国王,两西西里国王,耶路撒冷国王,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和西西里的康斯坦丝的长子。1197年,腓特烈二世即其父的两西西里王位,1212年纽伦堡会议被选为国王, 1220年,罗马教皇奥纳鲁斯三世为其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一生在藐视教廷权威的生涯中度过。1227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因为他未能及时率十字军出征而将其绝罚,但被绝罚之后, 他却于1228年率军东征,从埃及人手里收复了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拿撒,1229年他在没有教士在场的情况下,自行加冕耶路撒冷国王。随后回军击败入侵西西里的教皇国军队,迫使教皇将其赦免。1239年,格里高利九世再次对其处以绝罚,1240年腓特烈二世入侵教皇国。1243年,腓特烈二世击败继任教皇英诺森四世,英诺森四世逃往法国,从此罗马教皇开始受法王影响。1248年,腓特烈二世被意大利城市联盟击败,丢失了他占领的意大利中部领地。1250年他于平静中去世。腓特烈二世会九种语言,并可以用其中的七种文字书写,(在当时,绝大多数国王和贵族都是文盲)。他热衷于科学和经济学,他在他的帝国内废除了垄断经营权,国内通行税和国内关税,成为当时西方最现代,最有头脑的君主。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从本质来说是个纯粹的意大利人,他出生成长在意大利,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度过,他对德国事务关心很少,自他死后,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就已不复存在,此后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有皇帝尊号,但其帝国的国家形式已不复存在,所谓“既无罗马,也不神圣,更不是个帝国”。

混和家族世系时期

卢森堡家族的亨利七世(1308-1313)

曾任卢森堡伯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卢森堡伯爵亨利三世之子。1308年阿尔伯特一世遇刺后,德意志选侯再次挑选了毫无势力的卢森堡伯爵继任德意志国王。1310年,在罗马由教皇克莱门特五世指定的枢机主教(当时克莱门特五世的教廷,已被法王腓力四世迁往法国的阿维尼翁)为其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自腓特烈二世后第一位被加冕的皇帝。1313年亨利七世出征西西里,在锡耶纳附近死于军中。

维特斯巴赫家族的路易四世(1314-1347)

曾任上巴伐利亚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帕拉丁公爵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二世之子。1314年被部分德意志贵族推举为国王,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对抗,1322年在巴伐利亚击败哈布斯堡家族,得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巴伐利亚,帕拉丁和莱茵等地,1340年合并了上巴伐利亚,任联合巴伐利亚公爵。1328年进军罗马,罗马贵族为其“世俗”加冕为帝(当时的罗马教皇在阿维尼翁), 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质疑其加冕的合法性,但受到了德意志诸侯的抵制, 德意志贵族宣布德意志选侯有权选举皇帝,从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到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了.

查理四世(1347-1378)

曾任卢森堡公爵、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他是卢森堡家族的波希米亚国王约翰和波希米亚公主伊丽莎白之子, 1346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355年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356年查理四世发布著名的《黄金诏书》,正式承认七大选侯有权选举国王和皇帝,同时承认诸侯各邦,在自己的领土内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关税权、铸币权,规定各邦的民众均隶属于他们的邦君,由此从法律上确立了德意志诸邦的独立地位,并正式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联邦体制,而将其转为了 松散的邦联体制,在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版图里,同时独立了七大选侯国,十几个大诸侯国,两百多个小诸侯国,上千个独立骑士领地。此后的500年,德意志一直处于这样四分五裂的状态下。查理四世时期,欧洲遭受了黑死病的袭击,欧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

卢森堡家族的西吉斯蒙德(1410-1437)

曾任勃兰登堡选侯、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 匈牙利国王、波兰国王和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查理四世次子,文策尔的弟弟, 1382年继承其岳父安茹王室的匈牙利国王路易一世(匈牙利称路易大帝)的波兰王位,成为波兰国王。1387年,继承其妻路易一世之女玛丽的匈牙利王位,成为匈牙利国王。 1410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 1419年其兄波希米亚国王文策尔在胡斯战争中受惊吓而死,他即位波希米亚国王,此后西吉斯蒙德在捷克的胡斯战争中屡屡失败,因此迟迟未能加冕为帝,直到1433年,他才被加冕为帝。 西吉斯蒙德由于长期关注于匈牙利王国的事务,于是在1415年,将他的勃兰登堡侯国及选帝侯爵位赠与其武将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由此开始了霍亨索伦家族在勃兰登堡及此后普鲁士王国的统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1414年西吉斯蒙德参加了在亚琛召开的全教会议, 该次会议将当时欧洲并存的三个教皇一并废黜,并确立了世俗权利控制下的全教会议凌驾于教皇之上的原则,从此教皇干涉世俗政治的历史一去不返。西吉斯蒙德死后无男性继承人,卢森堡家族世系就此中断。

哈布斯堡王朝

腓特烈三世(1439-1493)

曾任 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他是斯蒂利亚、林提亚和卡尼奥拉公爵欧内斯特之子,阿尔伯特一世的曾孙,阿尔伯特二世的堂弟, 1439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452年,在罗马接受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帝,是德意志最后一个由教皇加冕的皇帝。1477年,其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结婚,奥地利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 “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

马克西米连一世(1493-1519)

曾任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勃艮第伯爵、提罗尔伯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腓特烈三世之子,1482年其妻勃艮第公爵玛丽去世后,法国入侵勃艮第,合并了法国东南部勃艮第公国大部分领地,但马克西米连却获取了勃艮第东部(称勃艮第伯国),尼德兰伯国的领地。1490年,他获取了其堂兄哈布斯堡家族提罗尔支系的西吉斯蒙德的提罗尔领地。1486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1508年,经教皇同意,马克西米连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五世(1519-1558)

马克西米连一世的长孙。他可能是欧洲历史上君主头衔最多的君主,而其绝大多数头衔都是哈布斯堡家族联姻的成果,这里让我把这些成果总结一下:

马克西米连的长子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一世娶了卡斯蒂亚女王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的独生女胡安娜, 于是菲利普一世死后, 查理五世于1506年继承了勃艮第公爵头衔,获取今比利时、荷兰的领地。 1516年,他继承了他外祖父斐迪南二世的阿拉贡国王,巴塞罗那伯爵、瓦伦西亚国王、那不勒斯国王、西西里国王头衔。 同年,他又从其母胡安娜那里,继承了卡斯蒂亚国王头衔。 1519年,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查理五世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并继承了其祖父的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提罗尔伯爵头衔。1520年,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五世在位期间,是哈布斯堡王朝最鼎盛的时期,但同时内忧外患不断。 他在位期间,从德国暴发的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 并赢得了合法地位.。1521-1553年,查理五世和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为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最终确保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统治.。1526年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征服了匈牙利,匈牙利王路易二世败死,1529和1533年,苏莱曼大帝两次攻打维也纳,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不得不对奥斯曼帝国称臣。 此后哈布斯堡王朝始终处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之下,直到1571的勒班托海战,查理五世的私生子约翰终于打败土耳其人,解除了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斐迪南一世(1558-1564)

曾任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 提罗尔伯爵、 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卡斯蒂亚女王胡安娜和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菲力普的次子。

马克西米连二世(1564-1576)

曾任奥地利大公、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他是斐迪南一世和波希米亚国王和匈牙利国王的妹妹安妮之长子。

马蒂亚斯(1612-1619)

曾任奥地利大公、提罗尔摄政、 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马克西米连二世的三子。

斐迪南二世(1619-1637)

曾任内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斐迪南二世起,德意志国王头衔被中止)。他是 斐迪南一世的孙子,奥地利大公查理和巴伐利亚公主玛丽亚·安娜之子。

斐迪南三世(1637-1657)

曾任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斐迪南二世与巴伐利亚公主玛丽亚·安娜(和斐迪南二世之母同名)的长子。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对瓦伦西亚有哪些城市组成部分呢为什么的内容有所收获,同时期待你们补充更多的见解。